2010第五屆懷恩文學獎兩代寫作組決審紀要-庶民史的見證2010第五屆懷恩文學獎兩代寫作組決審紀要-庶民史的見證【聯合報∕王藝學∕記錄】 時間:2010年11月14日下午二時 地點:台北市三連大樓會議室 決審委員:張曉風、廖玉蕙 、陳義芝、向陽 記錄:王藝學 第五屆懷恩文學獎增設「兩代寫作組」,期「鼓勵晚輩聆聽、探求長輩的人生經歷,由長輩口述歷史、晚輩執筆寫作,以銜接時辦公室出租間斷層,使善念薪火相傳,連綿永續」,首次徵文,得121篇參賽作品,由張娟芬、歐銀釧、王盛弘兩階段交叉初複審,遴選出12篇作品晉入決審,決審委員將評選出前三名。 分述總體印象 名詩人、北教大台文所所長向陽擔任會議主席,四名決審委員分述總體印象。 自《聯副》主任崗位退休後,現於台師大執教的名詩人陳義芝推崇「兩代寫作」的意義:不能或不善使用文字者,也可以書寫記憶房屋貸款,大時代的變局、生活周遭小人物的故事被挖掘出來,為社會保留許多可貴的生命印記。 知名散文家、文學教授廖玉蕙稱譽這12篇作品題材多元,每個故事都動人,是時代的縮影、社會變遷的見證,寫出了集體記憶。 持續關心生態、環保等社會議題的名散文家張曉風指出,12篇文章寫出12個面向,看到了人性的試煉與掙扎,以及力爭上游的態度,難能可貴。 向陽表示,「兩代寫作」有雙重意汽車借款義:首先是不同世代經驗和記憶的傳承,大時代小人物的故事和生命歷程的口述、筆記。其次,「兩代寫作」乃口述歷史的實踐,庶民史的見證,12篇作品是12段個人與時代的對話。 第一次投票 每位決審委員不分名次圈選3篇,結果依編號序羅列如次: 〈我不要嫁給阿春〉(廖) 〈旗袍〉(向) 〈立夏那日的午後〉(張、陳) 〈兩百里地的雲和月〉(廖、陳、向) 〈巫言〉(廖) 〈被老買屋鷹帶走的女兒〉(張) 〈寄放溫情藥包〉(張、向) 〈帶不走的寶藏〉(陳) 未獲圈選的〈我的一生〉、〈快絕跡的東北虎〉、〈橋願〉、〈從母親的姓開始〉4篇逕予淘汰,其餘逐篇討論。 逐篇討論 〈我不要嫁給阿春〉 廖玉蕙:以第一人稱發言,「我」是台灣早期常見的童養媳,具代表性,口吻庶民、語氣統一。 張曉風:女人富有韌性,隱忍到最後逐漸取得家庭中的地位,乃台灣社會常西裝外套見的現象。 陳義芝、向陽附議,咸認為細節真實,有感染性。 〈旗袍〉 向陽:通過姑婆給下一代的旗袍,描述姑婆生命史,表現了長輩對晚輩的溫暖感情,平淡身影中看到大時代的縮影。 廖玉蕙指出,本文有口語和文藝腔交錯,文字風格不一致的問題。 〈立夏那日的午後〉 陳義芝:本文寫來情景交融,台語文使用生動,孩子與父親的互動有真實感。短短篇幅涵容了多重善心:父親對鄰人阿室內設計雪、兒女對父親、阿雪對父親,層次豐富,讀來有共鳴。 〈兩百里地的雲和月〉 廖玉蕙:爸爸後來癡了、憨了,什麼都不記得了,卻忘不了一件令他終生愧疚的事,但他不說,經由姑姑之口才得知事情真相。深刻表現了人性中怯懦與善良的各種面向。 陳義芝:在關鍵時刻看似不經意的一個打算,卻決定了一生,看到了戰爭的殘酷、人性的光輝。 〈巫言〉 廖玉蕙:作者駕馭文字能力佳,讀後房屋出租對原住民文化有進一步的認識,促進不同族群之間的了解。 陳義芝建議,祈雨場面不妨描寫得更細膩些。 〈被老鷹帶走的女兒〉 張曉風:原住民女兒嫁入漢人家庭,藉著學習料理融入新環境,全文讀來富有趣味性,生活化。 〈寄放溫情藥包〉 向陽:父親從事寄放藥包的這一行業,隨著時代變遷而示微,他卻仍然沒有改行,但已從以往的做生意變成人與人情感的交流,也受到他所服務的人的酒店打工感恩。父親自步行到騎機車到開休旅車的過程,是個人生命史與時代的雙重演進。 陳義芝建議,第一段為贅語,可以刪去。 〈帶不走的寶藏〉 陳義芝:寫出了1949逃難潮的一個身影,故事平實。 第二次投票 充分討論後進行第二次投票,每位決審委員圈選3篇,第一名3分、第二名2分、第三名1分。結果如次,依編號序: 〈我不要嫁給阿春〉4分(廖3、陳1) 〈旗袍〉3分(向3) 〈立夏那日室內裝潢的午後〉5分(張3、陳2) 〈兩百里地的雲和月〉9分(張2、廖2、陳3、向2) 〈巫言〉1分(廖1) 〈寄放溫情藥包〉2分(張1、向1) 結果出爐 四名決審委員一致同意,將第一名贈予〈兩百里地的雲和月〉,第二名(立夏那日的午後),第三名〈我不要嫁給阿春〉。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裝潢YAHOO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14emdon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