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09月25日11版)
  第二十二集:百團大戰
  國家檔案局日前在其官網發佈了《浴血奮戰——檔案里的中國抗戰》第二十二集:百團大戰。
  根據第二十二集說明,1940年夏,為粉碎日軍“囚籠政策”,敵後抗日軍民乘青紗帳和雨季,對日軍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作戰。八路軍參戰部隊達105個團約20餘萬人,故稱“百團大戰”。
  8月20日夜,我參戰部隊同時發起攻擊,殲滅大量日、偽軍。日軍猝不及防,損失慘重。在攻擊井陘煤礦戰鬥中,我軍戰士從戰火中救出兩名日本小女孩。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對她們極為關懷,派專人照顧,並致函當面日軍指揮官闡明我軍革命人道主義立場,爾後派人將小女孩送進日軍據點,引起日軍內部的很大震動。
  9月20日至10月5日,我軍繼續襲擊交通線兩側敵人和摧毀深入根據地內的敵據點,並攻下榆社縣城,繳獲大批武器。從10月6日起,日軍調集重兵,對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的報複性“掃蕩”。華北根據地軍民轉入反“掃蕩”作戰,先後擊退日軍的“掃蕩”。
  百團大戰共進行大小戰鬥1824次,斃傷日軍20645人、偽軍5155人,俘日軍281人、偽軍18407人,日軍投降47人,偽軍反正1845人;破壞鐵路474公里、公路1500多公里、橋隧和火車站260多處,摧毀大量敵堡和據點;繳獲各種炮53門,各種槍5900餘支。八路軍傷亡1.7萬餘人,決死隊第三縱隊政治委員董天知光榮犧牲。
  百團大戰打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軍民的聲威,牽制了日軍的兵力,推遲了日軍“南進”的時間,並對支持正面戰場作戰,爭取時局好轉,起了積極的作用。它向全世界表明瞭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軍隊,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,是爭取抗戰勝利的希望所在。
  第二十三集:蘇北蘇中1941年夏季反“掃蕩”戰役
  國家檔案局日前在其官網發佈了《浴血奮戰——檔案里的中國抗戰》第二十三集:蘇北蘇中1941年夏季反“掃蕩”戰役。
  根據第二十三集說明,1941年7月上旬,日偽準備對鹽阜地區進行“掃蕩”,企圖殲滅在鹽城的新四軍領導機關,摧毀抗日根據地。新四軍軍部領導鹽阜區軍民進行反“掃蕩”作戰。
  7月20日,日偽軍1.7萬餘人合擊鹽城。22日,日軍在侵占鹽城後即對周圍地區進行“清剿”,並控制水陸交通要道,實行分割、封鎖。在水網地區使用特製裝甲汽艇到處搜索,尋殲新四軍軍部和主力部隊。由於我軍先期分散轉移,敵連連撲空。我軍按部署以阻擊、襲擊和伏擊等手段,予敵以殺傷。28日後,日軍重點轉向對阜寧、東溝、益林地區“掃蕩”,並占領阜寧縣城。新四軍各部在東溝、益林和湖垛地區殲敵數百人,並利用自製水雷,擊毀敵裝甲汽艇多艘。第二旅破襲鹽城至東台的交通線,斷敵補給。
  8月初,日軍將大部兵力轉向蘇中地區進行“掃蕩”。新四軍展開反“掃蕩”作戰,先後收復阜寧、東溝、益林、大中集、裕華鎮等重要集鎮,使鹽城之敵極為恐慌,被迫將“掃蕩”蘇中之兵力撤回。
  鹽阜、蘇中區軍民在新四軍軍部的統一指揮下,密切配合、相互策應,使敵顧此失彼,對粉碎敵之“掃蕩”起了決定性作用。至8月底,敵之“掃蕩”被徹底粉碎。在1個多月的反“掃蕩”中,我軍共作戰130餘次,殲敵3800餘人,擊沉敵汽艇30餘艘。我軍傷亡1000餘人。
  第二十四集: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
  國家檔案局日前在其官網發佈了《浴血奮戰——檔案里的中國抗戰》第二十四集: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。
  根據第二十四集說明,緬甸與中國雲南相鄰,當時為英國殖民地。連接緬甸與中國雲南的滇緬公路,是戰時重要的國際通道,大量戰略物資經由滇緬公路運抵中國抗戰後方。日本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,便企圖切斷這一重要戰略通道,以威脅中國抗戰大後方。
  1942年1月,日軍登陸緬甸,進攻仰光。2月,英國請求中國派遣軍隊入緬協助作戰。3月8日,日軍占領仰光,英軍敗退。3月20日,日軍猛攻同古,英軍岌岌可危。在日軍兵力、裝備都占優勢並擁有制空權的情況下,中國剋服困難,派出優勢部隊組成遠征軍入緬作戰,與日軍苦戰12天,殲敵5000餘人,成功掩護同古英軍撤退。日軍繼而北犯仁安羌,圍困英軍主力。中國遠征軍馳援作戰,成功救出被俘英軍7000餘人及美國傳教士與記者等500餘名。
  中國遠征軍入緬援英作戰,歷時半年,轉戰1500餘公里,多次挫敗日軍,給英軍以及時有效的救援。特別是同古保衛戰、仁安羌解圍戰,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開戰以來未曾遇過的猛烈抵抗,付出了重大代價。這些出色的戰例也改變了西方對中國軍隊的歧視與偏見,中國軍隊的戰鬥力與戰鬥精神得到了國際認同。
  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是中國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、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貢獻的標誌性戰役。
  第二十五集:太行太岳夏季反“掃蕩”作戰
  國家檔案局日前在其官網發佈了《浴血奮戰——檔案里的中國抗戰》第二十五集:太行太岳夏季反“掃蕩”作戰。
  根據第二十五集說明,1942年5月,日軍以3萬餘人兵力,採取“鐵壁合圍,捕捉奇襲”等戰法,對太行、太岳抗日根據地進行夏季“掃蕩”。
  5月19日,敵以2.5萬餘人的兵力,對八路軍總部和北方局所在的太行抗日根據地北部地區進行“掃蕩”。25日,敵在其航空兵的支援下發起攻擊。八路軍總部和北方局機關在部隊掩護下,分3個方向突出重圍。在緊急情況下,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在指揮突圍作戰中,不顧個人安危指揮部隊突圍,不幸中彈,於十字嶺壯烈殉國。26日,敵轉入“輾轉清剿”,為粉碎敵之“清剿”,我軍積極展開破襲戰。31日,奇襲長治敵飛機場,毀敵機3架,汽車14輛,油庫2座。與此同時,乘敵後方空虛,一度襲入虒亭、五陽、黃碾等敵據點,給敵以很大打擊。地方武裝和民兵在平漢、白晉、同蒲和正太等鐵路沿線展開破擊戰,有力地配合了內線部隊的反“掃蕩”作戰。
  6月9日,日偽軍由邯(鄲)長(治)公路及清漳河兩岸地區南下,“掃蕩”太行南部地區。八路軍129師直屬隊及新編第一旅一部,被敵壓縮於涉縣西南的石城、黃花地區,處境十分險惡。129師乘夜從四面合圍的敵軍間隙中,巧妙地跳出了合圍圈。敵軍合圍計劃破產後,於19日撤退。
  太行、太岳抗日根據地軍民的夏季反“掃蕩”作戰,歷時38天,共殲敵3000餘人,堅持和鞏固了根據地。
  第二十六集:中國遠征軍緬北滇西反攻作戰
  國家檔案局日前在其官網發佈了《浴血奮戰——檔案里的中國抗戰》第二十六集:中國遠征軍緬北滇西反攻作戰。
  根據第二十六集說明,1943年10月,為重新控制滇緬公路,中國遠征軍與英、美軍隊聯合發起對緬北、滇西日軍的反攻。
  1943年10月14日,中國駐印軍新編第38師擊破日軍第18師團防線,攻取新平洋,進入緬北。1944年初,攻占堅布山隘,逼迫日軍殘部向孟拱河谷撤退。隨後,中美突擊支隊繼續挺進,經過兩個多月的苦戰,於8月4日占領密支那。
  在密支那作戰的同時,中國遠征軍強渡怒江,1944年5月下旬越過高黎貢山,進至瓦甸、江苴以東之線。6月至9月,進攻並占領松山。9月14日,攻剋騰衝。11月至次年3月間,連續攻剋龍陵、八莫、南坎、臘戍等重鎮。至此,緬北滇西戰役結束。
  緬北滇西會戰歷時一年半。中國遠征軍攻剋日軍盤踞的緬甸北部大小城鎮50餘座,收復雲南西部失地8萬餘平方公里,成功打通了西南國際陸路交通線。此役,我軍斃敵4萬餘人,繳獲大量武器裝備,給日軍以沉重打擊,弘揚了國威。
  (均據新華社電)  (原標題:國家檔案局發佈《浴血奮戰——檔案里的中國抗戰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14emdon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